RDI的理论基础b
  • 信息来源:
  • 作者:myadmin
  • [发布时间:2011-10-17 11:00:26]

在成长过程中,这两种社会互动行为的习得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像是排队这类工具性的互动行为,跟剧本一样可让人遵循演练,只要照着某套剧本演出,便可达成特定的目的。有的自闭症患者可以流畅纯熟地使用工具性社交技巧,有的只能勉强使用以维持自己最起码的独立生存,但无论使用得多么娴熟,他们的社交技能永远只会停留在工具性的能力,这种能力永远只局限于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而已,即使拥有极高行为能力的自闭症患者都无法跨越的共同障碍是——了解经验分享的美好。事实上,目前的很多临床治疗方法(如密集行为改变技术或社交技巧训练)均因经验分享这部分的缺陷,剥夺了自闭症患者与社会的真实联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则需要经过一种独特的讯息处理过程——“情感谐调机制”。在经验分享的互动过程中,主体之间具有高度的弹性与立即的应变。为了成功达到互动的效果,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处理和过滤自己脑海里的资料,以对应对方传达给我们的讯息,所以,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在对脑海里进出的讯息做瞬间的判断。这是接收互动讯息的方式,青少年间尤其注重互动的节奏与时机。换言之,情感谐调机制的运作要不停地进行主观的评估,然后根据互动者之间产生共鸣的深度,做再次的评估。例如:我是否离你太远了?你真的理解我的意思吗?我是否太不礼貌了?问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能促进、维持,并且修复互动的品质,避免良性的互动演变成可怕的混乱场面。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孤独症康复中心张月恒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