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关键:培养集体意识
  • 信息来源:
  • 作者:myadmin
  • [发布时间:2018-01-30 09:07:13]

 社会交往能力的障碍是孤独症孩子最为突出的核心障碍之一,而这就导致患儿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因此,在引导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的道路上,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是走出孤独的前提和保障。

 

与周围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是基础

 

正常的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已经会认人了,当亲人来到身边时,会手舞足蹈,异常兴奋;学会走路时,会跑到妈妈身边让抱抱;当父母要离开自己时,会哭闹,表现出伤心的情绪,这是正常孩子的天性,但这些普通的现象却很难在孤独症孩子身上体现,他们对亲人没有特殊的依恋感,总是一个人自顾自的玩儿,对亲人的到来和离开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即使年龄再大一些,他们也不会对老师或者其他照顾他的人产生特别浓厚的感情 。因此,父母和老师需要对这些患儿付出加倍的照顾和努力, 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患儿的异常与冷漠,通过肌肤接触,亲子游戏等方式,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赢得患儿的信任与依赖,让星儿具有安全感,亲近感,逐步学会和家长父母之间进行沟通互动。

 

 

融入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要想让孤独症孩子融入集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能一蹴而就。由于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明显逊色于其他同龄儿童,倘若将患儿一下子放进大的集体环境中,会给星儿造成情绪、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压力,甚至可能会让他们由此排斥集体环境。因此,父母在生活中可以事先让患儿接触周围小范围的集体环境,比如和朋友家的家庭聚会,带上孩子一起,也可以经常带患儿到邻居家,前提是要和周围的人群事先沟通好,多对孩子进行鼓励与表扬,包容患儿的异常,这样可能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否则可能会起到示范的效果。适应了周围的小环境之后,再尝试着让患儿融入到学校的大环境里,由老师进行进一步的训练、沟通和交流,逐步培养自闭症儿童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逐步融入集体生活。

 

 

 

有效利用患儿重复、刻板的特点,帮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

 

孤独症孩子大多具有动作重复、行为刻板等特点,有些患儿上学坚持走同一条线路,有些患儿在饮食起居方面有着固定的时间与特点,父母和老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行为特点,也可以提高患儿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家里,如果患儿喜欢买东西,家长可以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养成固定的习惯,并鼓励让患儿自己挑选物品,自己付账,自己和售货员交流,认识钱币等;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引导患儿在固定的时间做操,和同学一起运动等,这些都可以在无意识中训练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促进其融入社会。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因此,培养孤独症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促进他们融入社会,也需要利用生活中的细节来不断加以强化引导,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帮助患儿逐渐走出孤独。

 

转自启音教育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