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矫正
  • 信息来源:
  • 作者:myadmin
  • [发布时间:2019-01-08 15:08:51]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问题是日常生活及康复训练的重大问题,不仅会影响儿童新技能的习得,也可能会危及儿童的人身安全。因此,孤独症儿童早期出现的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需得到及时的辨别和疏导。

 

 

孤独症儿童由于情感交往动机不足、缺乏情感协调机制,其在社会认知、沟通交往等方面存在明显障碍,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出现。不良的情绪如果无法通过正确的途径发泄出来,则会继发不良的行为问题,如哭闹、尖叫、撞墙、抢夺、破坏等。

 

 

 

(一)孤独症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常见原因

 

1、孤独症本身病症或身体不适所致

 研究提示,孤独症儿童大脑中枢神经(包括前庭系统和周边神经)的感觉刺激调整功能受损,大脑皮质无法对外界刺激加以整合、判断、认知而做出适度的行为反应,进而使儿童在新事物、新环境或新要求面前无所适从,或者由于无法表达身体不适如肚子疼、牙疼等而出现情绪、行为问题。

 

2、引起他人的注意

孤独症儿童语言迟滞,缺乏与人沟通的技能,当他的想法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可能会通过情绪、行为问题表现出来,如发出尖叫、打人、哭闹、放声大笑等方式,以此来引起他人的注意,疏解其内心压力或达到某种目的。 

 

3、反对改变,逃避要求

孤独症儿童喜欢重复自己喜欢的行为,当外界要求他们停止这些行为时,他们可能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因此,他们的情绪问题有可能是在教师或家长要求儿童达到一定的教育训练要求、遵守生活及社会行为规范时发生,而且表现很强烈,如乱吼乱叫、哭闹、跑跳甚至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他们企图借此逃避要求。

 

 

 

4、养育和训练方法不当

康复训练师未切实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制定训练计划、未找到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康复训练方法、对他们提出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要求等也能引起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问题。

 

(二)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处理技巧

 

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诱因很多,也很复杂。训练者在刚开始接触儿童时应与家长沟通儿童的情况,同时在平时仔细观察、记录儿童情绪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对周围环境及对儿童本身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原因和目的,以便及时处理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教育训练方法。当儿童出现情绪与行为问题时,康复老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其原因,切实把握好时机,用科学的、符合儿童实际的方法积极地处理,切忌消极应付。

 

1、转移注意力

如果孤独症儿童出现情绪与行为问题是因为听到某种声音、见到他所排斥的事物,或者因为环境改变,则可以离开原情景或加入喜欢的因素。如离开让他难受的地方,放一些他爱听的音乐,做一些他喜欢做的活动等。

 

 

 

2、安抚情绪

当儿童出现情绪与行为问题时,家长或康复老师首先要接纳儿童的负面情绪,不要嘲笑儿童,不要在儿童情绪不好时给他灌输大道理,更不能恐吓、以暴制暴。安抚儿童的情绪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轻柔地抚摸儿童头发,轻轻拍打儿童的双臂;

(2)播放轻柔的音乐,同时给予语言安慰;

(3)和儿童一起慢走或慢跑,通过运动缓解儿童的不安和焦虑情绪;

(4)抖动儿童的手臂;

(5)抱紧儿童的身体持续约10秒,然后放开,重复这个过程数次;

(6)通过其他游戏活动或玩具来转移儿童的注意力。

 

 

 

3、采用冷处理或隔离的方法

如果儿童情绪反应比较剧烈且不容易安抚时,可以采用冷处理或隔离的方法,不理会儿童无理取闹的情绪或让其单独处一会儿,等待其情绪发泄完毕后再对其进行训练。如果儿童发生捣乱(抛掷玩具、损坏玩具等)、攻击他人(咬人、打人、踢人、在楼梯上推人、吐口水、揪头发等)、发脾气(哭叫、跳闹、吃饭时乱扔食物等)等情绪与行为。教师应立即(在不良行为出现5秒钟内)取消他正在进行的活动或撤除他正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或者将他与其他儿童或当时场景隔开,转移到正性强化物较少的情景中,即进行暂时隔离。暂时隔离的时间一般遵循一岁一分钟的原则,也可根据其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等情况酌情考虑时间的加减。

 

注意在隔离过程中,如果儿童存在自伤倾向,康复教师或家长最好关注儿童, 同时隔离室的设计应相对科学,严防儿童自伤。暂时隔离过程中,当儿童出现良好行为时,立即减少或撤除原有的厌恶刺激或情景,并使之日后在同样的情景下提高该替代性良好行为的出现率。

 

4、鼓励儿童识别情绪失控的信号

孤独症儿童在情绪恶劣时往往没有理性可言,因而在儿童有情绪时的教育往往没有多大的效果。等儿童情绪平复以后,对言语理解尚可的儿童可采用社交故事法,让儿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反观自己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同时帮助儿童学会识别自己情绪失控的信号,教给他们一些控制情绪的策略和方法,并鼓励他们在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与行为问题要出现之前使用这些方法缓解自己的情绪。

 

 

 

要让儿童学会识别自己情绪失控的信号,首先要让他识别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康复老师及家长可以留意周围有关情绪的素材,有意识地丰富儿童关于情绪的词汇。如看动画时可精确地描述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日常生活中,可借助现实体验描述自己及儿童的情绪,如“你今天表现这么棒,我觉得很开心”等;也可借助一些针对某类情绪的绘本,帮助儿童理解一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学会应对某种情绪的方法。

    其次,教儿童正视自己的情绪并表达出来。可让儿童通过语言表达情绪,也可通过画画、用玩偶讲故事或游戏等途径宣泄情绪。

 

 

 

最后,引导儿童管理自己的情绪。教给儿童一些方法,如“红绿灯情绪控制法”、肌肉放松、深呼吸等。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 本文来源: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www.bjgdz.com)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bjgdz.com/